在氣相色譜儀實際操作中采樣和檢測方法如果不對應,出來的數據往往不是一回事。譜析色譜小編看到一份監測報告,質疑其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NMHC)大的監測結果。也許很多網友也有這樣的疑問:苯系物是芳香烴啊,應該是包含在非甲烷總烴里的,怎么可能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高的情況?譜析色譜小編通過查閱資料,咨詢和交流,確定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可以比非甲烷總烴大的。
 
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為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總烴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有機物總和 。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
 
從含義上看,苯、甲苯和二甲苯屬于烴類,是包含在NMHC里面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檢測方法的計算。“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的NMHC是于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明顯響應的除甲烷外碳氫化合物總量,以碳計。”問題就出在這個“以碳計”。
 
NMHC是以碳計,那么甲苯和二甲苯呢?
 
苯、甲苯和二甲苯依據毛細管柱色譜圖的峰值進行計算,算出來的是總體質量濃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非甲烷總烴只算出其中碳的量,而苯、甲苯和二甲苯算出來的不止是碳的量,還有多個氫,而且比例不低。那么,當污染源是以苯系物為主時,苯、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實際上,監測中直接進氣法太燒錢,非甲烷總烴采樣通常用的是氣袋法或是注射器,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樣通常用的是活性碳吸附。
 
什么意思呢?非甲烷總烴是裝一袋空氣回來直接進樣監測,甲苯和二甲苯是用活性碳這種東西吸附后再在實驗室里進行脫附檢測。這采樣方法的不同又會造成一定的不同結果。所以說,監測這種具體工作的,一些細小的差別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不同,這是坐在辦公室里的理論家們所不能理解的。
 
國家最近出臺的幾個標準,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37822—2019)、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7823—2019)、涂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7824—2019),除了解套一些子無虛有的無厘頭規定外,讓做實際工作的人感到高興,就是因為提高了監測指標的可操作性。
 
分光和色譜的監測原理本來很簡單,先畫線再取點。先用標準液配制出從高到低的一系列濃度配液,再到機器上做一個響應峰值的曲線出來。檢測時,對應的采樣樣品出現的峰值套到曲線中,就可以算出和標準樣對應的濃度出來。但是,要有成分分析,要有標準液,要求采樣準,要求去干擾。這說明一個問題:越簡單越好。
 
按GB37822,VOCs可以按行業特征采用非甲烷總烴或者TVOC作為表征指標。道理很簡單,如果放棄簡單實用的非甲烷總烴,一定要用上TVOC的標準,也不是不能解決。
 
一般污染源的NMHC會比苯、甲苯二甲苯高,但也有可能低,尤其是苯系物為主的污染源。主要原因是檢測計算方法不同,采樣方法也不同。TVOC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基層檢測機構很難做好,目前的水平把NMHC做好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