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廚具的增多,很多人開始嘗試在家自制各類糕點,網絡上也能輕易搜索出很多有關于糕點的制作視頻。疫情期間,很多家庭也紛紛加入了自制糕點的大軍中
糕點是一種以米、面、豆類、薯類、油脂、糖、蛋等為主要原料,并配以各種輔料和調味料,經過經調制、成型等工序加工后制成的食品,人們有時候也會在產品表面或內部添加奶油、蛋白、果醬等。按照工藝分,糕點有油酥類、爐糕類、蒸糕類、漿皮類等八個大類;按照地區分,糕點有京派、廣派、滬派、蘇派等12個流派。
人們在家常做的大多是蛋撻、蛋糕這類糕點,但在制作過程中,添加的面粉、淀粉的含量稍有不對,或者是廚具的缺失,亦或是打泡發酵的不完全,很容易使得成品沒有視頻中理想,不如教程中說的柔軟和可口。為此,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在購買和自制中選擇直接購買制作好的糕點,一些不良商家很可能會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在糕點的賣相、口感和保質期上做文章。
近期,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也顯示了有幾批包括綠豆糕、拉絲面包等在內的糕點質量不合格,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檢測出了富馬酸二甲酯;不僅如此,以往也有很多新聞報道了糕點中添加的脫氫乙酸超標。
據悉,脫氫乙酸是一種對霉菌、酵母菌、細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的防腐劑,目前廣泛用于蔬菜、水果、飲料類、糕點類的防腐與保鮮,但為了保護人體的健康安全,國家通過嚴謹的計算每日攝入食物的最大防腐劑含量后,規定了烘焙類糕點中脫氫乙酸的量不得超過0.5g/kg。而富馬酸二甲酯雖然能使產品不易霉變、延長保質期,但該物質若經食道吸入會對人體腸道、內臟產生腐蝕性損害和引起過敏,對兒童的成長發育也會造成很大危害,故而在《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二批)》的通知中已經將其列為非食用物質,不得在食品(包括面制品)中使用。
面對添加了各類非法物質的糕點,即使食品中添加的量很少,偶然食用到可能對人體的健康也不會造成特別大的不良影響,但其終究屬于不合格產品,不能任其在市面上銷售。而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儀器設備的研發,食品中防腐劑的檢測技術不斷的更新,檢測方法也更為全面,達到了提取快、用量少、檢測環保的目標。目前,食品監管人員對于食品安全質量的監督變得更為簡便、快速和準確,對于食品中脫氫乙酸檢測的方法常用的有蒸餾法、超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毛細管電泳法、氣質聯用、液質聯用等;而我國也早早制定了使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方法對乳制品、飲料、糕點、蜜餞等食品中富馬酸二甲酯殘留量的檢測標準。
雖然儀器設備為我們把好了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關卡,但消費者在購買時也需注意減少購買保質期太長的糕點,盡量選擇生產日期較近的糕點,且一次性購買的分量不應太多。在監管人員使用檢測儀器盡可能多的篩除不合格商品的基礎上,消費者也自行嚴謹的選購糕點,相信市面上糕點的質量安全將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