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交叉學科的不斷深入,一些新原理、新技術開始用于國產氣相色譜儀的研究工作上,由此產生出一些新型的氣相色譜儀檢測器。例如,基于介質阻擋放電這種原子化技術建立的介質阻擋放電檢測器(DBDD)已經用于氣相色譜檢測ppb級的AsH3和PH3。Li 等還利用鹵代烴在DBD過程中產生的活性自由基能與化學發光試劑魯米諾反應產生化學發光的現象,建立了一種DBD誘導的氣相色譜化學發光檢測器。該檢測器結構簡單、小巧,功耗低(僅為5W),只需一種氣源,易于微型化,對揮發性鹵代烴的靈敏度可達10負10次方moL。
部分研究人員利用表面熱電離的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種對胺類敏感的表面離子化檢測器(SID)。當胺類化合物碰到檢測器內部熾熱的發射極時,便發生表面電離,產生正離子。形成的正離子的量與分析物的量成正比,由此可以對其進行定量檢測。由于胺類化合物的電離能較小,表面電離效率極高,因此,這種檢測器對胺類物質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實驗結果表明SID對叔胺類有機物的靈敏度可達2×10-15g/s。同時,該檢測器還具有106次方至10的8次方的選擇性,即使在高濃度環己烷共存時,也能檢出痕量有機胺化合物。這種新型檢測器使用空氣為載氣,有望發展成為有機胺類化合物的專用型檢測器和傳感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此外,利用碳納米管材料的電化學特性可以構建場效應晶體管檢測器。由于碳納米管對電荷轉移十分敏感,其表面附近的苯基團結構能夠引起碳納米管電導率的變化,從而能夠對苯系物進行檢測。SiLVa研究等利用該原理建立了氣相色譜–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檢測器,對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的檢出限可達1.8~3.7ug/L;對實際大氣樣品的檢測結果與采用傳統FID檢測的結果吻合。該研究小組還報道了另一種新型氣相色譜儀光纖檢測器:利用醇類分子與光纖表面聚合物涂層(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傳輸光功率強弱的變化進行檢測。與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推薦的標準方法(GC-FID)相比,兩者在分析時間、分析誤差等方面的性能接近。但這種光纖成本更低;檢測器體積小,更容易實現微型化,是一種具有良好前景的醇類檢測器。但是對于該檢測器的聚合物涂層的批間重現性、使用壽命等性質還需進一步詳細考察。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材料、新技術會層出不窮,這些都為國產氣相色譜儀新檢測器的研制奠定了較好基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變成現實。新的檢測器不斷涌現,勢必推動氣相色譜儀整體性能的提升,縮短與國際化水平的差距。